4. 其他名詞(列舉)
1) ㄋㄟㄋㄟ:用來指罐子裡奶粉、泡好的牛奶。前天我們帶灣灣到松青,小妮子對著一整排鮮奶和優酪乳叫著「ㄋㄟㄋㄟ,ㄋㄟㄋㄟ」,著實讓我們驚喜了一下呢!
圖:認真地抱著媽媽買的優酪乳
圖:拿不動了,叫爸爸拿
2) YoYo:現在的電視不叫「信吉」了,換成比較符合她的身分的「YoYo」
3) Dora:還蠻愛看的,不過電視一般都不會看超過五分鐘。「Dora」她都念成「Doa」
圖:正在觀賞Dora
4) 鳥鳥:目前拿來指鸚鵡、孔雀、麻雀、飛機、蚊子等。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為什麼「鳥」會被灣灣念成「ㄋㄧㄛˇ ㄋㄧㄛˊ」,不過她噘著嘴念這個字的樣子真好吃…呃…我是說真可愛…
5) 球球:都念成「舅舅」(ㄐㄧㄡˇ ㄐㄧㄡˊ),一開始讓人以為她會叫「舅舅」了。嘻嘻,這算不算是灣灣「臭奶呆」(台語)的時期啊?
6) 雞:念成台語的「ㄍㄝ」。這個倒是念得很標準。
5. 灣灣的
想不到灣灣這麼小就有「從屬」的觀念耶!大概是因為每次她要「偷」電視遙控器去玩,我們就會說「黑爺爺e喔」(那是爺爺的喔)。她現在看到家裡的東西,就會開始分配:
軍綠色的尿布──「把拔e」(因為是拿小灣的陸軍汗衫去改的)
粉紅色的相機──「馬麻e」(想要偷摸以前都會先確認一下)
電視遙控、錄放影機遙控、卡拉OK遙控、各種遙控器──「爺爺e」(而且都不准拿,她還是忍不住誘惑──現在已經會用遙控開關電視了,唉…)
我們告訴她是灣灣的東西──「娃娃e!」(不會發「灣」的音,其實是在說「晚玩e」(灣灣的)
圖:灣灣與娃娃
6. 有動詞了
1) 「無啊」(沒有了):現在喝完ㄋㄟㄋㄟ,自己會拿著空奶瓶在大人面前晃啊晃,然後說「無啊」。這句話小灣媽媽常常說,灣灣很快就學會了,連音調和速度都跟大人說的一樣,足見「無啊」出現的頻率之高。
2) 兩種「好啊」:其實,台語的「好啊」有兩種,1. 「好了」,2. 應允時說的「好啊」,兩者的差別在聲調。我去馬爾康前,灣灣就已經在測試各種可以使用「好啊(好了)」的場合。沒想到一個月後回來,她連另一種「好啊」都會說了,而且,聲調完全正確。
大人:「灣灣,妳要喝ㄋㄟㄋㄟ否?」 灣灣:「好啊」
大人:「灣灣,妳要洗澡澡否?」 灣灣:「好啊」
喔,對了,灣灣說「不要」的方式有幾種,
1. 乾脆不理你;
2. 不耐煩地「嗯」一聲,身體扭一下;
3. 拍一下自己的頭頂
(特別是好幾個讓她選,而大人指到的是她不要的,她就會做這個動作表示錯誤)。
到現在都沒有人知道第三項這個清楚卻好笑的「不」是怎麼來的。
圖:灣灣:意思到就好了,怎麼來的不重要吧
表示「好了」的「好啊」,灣灣也用得很徹底,意思是要大人結束目前的活動,讓她可以移動到其他地點,如:
a. 在澡盆裡玩水玩到一個段落──「好啊」:表示不想玩,叫阿嬤來抱她去穿衣服。有時候阿嬤故意躲起來不出現,灣灣甚至會扯開喉嚨大叫:「好──啊──」,著急的語氣害阿嬤笑到岔氣。
b. 在餐椅上用餐看電視,坐太久──「好啊」:這時候要把她抱到地上走。反應太慢,她就會在餐椅上站起來,那畫面驚險萬分
c. 在汽車安全座椅坐了一陣子──「好啊」:表示要人解開她的安全帶,讓她到處亂爬。當然,媽媽載她的時候是不會讓她如願的,通常都想辦法引開她的注意力,讓她繼續乖乖坐車。
7. 愛跳舞
游泳池的阿嬤們常常教灣灣扭屁股,現在灣灣只要聽到有一點節奏的聲音,就會開始跳舞呢!
8. 有些微謀生能力了
灣灣從出生就不是耐得住餓的小孩(這個身為母親的我有深刻的體驗 ),不過她也不特別貪吃。小灣媽媽平常把嬰兒餅乾放在灣灣伸手可及之處,灣灣如果肚子飽飽的,就不會去拿來吃;只有肚子餓的時候,才會自己選嬰兒餅乾或仙貝,然後走到有大人的地方,請人開給她吃。
所以,現在灣灣肚子餓的話很少用哭的。只要她去拿餅乾,大人就知道該餵她稀飯/雜菜乾飯/ㄋㄟㄋㄟ了。
不過,剛從大陸回來的時候,小瑞還不知道這點。有個下午,我正睡得昏昏沈沈,卻看到灣灣拿了餅乾來要我開給她吃。我匆匆開了以後,倒頭又睡。過了沒多久,朦朧中又看到小人搖搖晃晃拿了另一包餅乾進來,過了兩分鐘又一包…如此來來回回大概有三四次,才把我驚醒:
「灣灣,你怎麼吃這麼多餅?」
後來小灣媽媽才告訴我那是灣灣肚子餓的意思,那時應該餵她正餐。所以可以確定的是,這傢伙已經有低階的謀生本領,至少不會餓死啦~
灣灣:不想肚子餓就要自立自強啊 小瑞:收起妳虛偽的假笑!
9. 親一下
嘻嘻,開始會親一下了喔。只要用台語說「給媽媽親一下」,灣灣就會嘴自己「啵」一下,然後把肥臉緊緊壓在媽媽臉上!那種軟嫩的感覺實在太好了,至今都還感動不已啊~
才離開一個月,灣灣的近況要說的卻是這麼這麼多,實在寫不完啊~ 希望從今以後,我都不必跟灣灣分離很久,才能時常貼身記錄,做一個稱職的「灣灣女史」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