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這道菜的台語其實叫做「肉ㄒㄧ/ 啊」(那個ㄒㄧ/ 還是帶鼻音的),應該跟「蔭ㄒㄧ/ 啊」(豆豉)是同一個字,就是「醃漬」的意思,可是實在不知道是哪個漢字,為了打字方便用「瓜仔肉」代替,還好意思也相去不遠,因為「肉ㄒㄧ/ 啊」最大的特色就是除了大蒜和絞肉以外,還用了蔭瓜。這可是我阿媽的拿手好菜呢!

阿媽年輕的時候就做得一手好菜,過年過節,特別是家族聚會,端出來的都是辦桌的菜碼,什麼椒鹽薰鴨、魷魚蒜火鍋、當季高級烘烏魚子冷盤、林家雞捲(※)等等等等,阿媽都可以一個人買辦搞定,據說很多親戚會為了吃阿媽這頓好料,期待一整年哩!

阿公過世後,阿媽長年茹素,不過為了滿足我們這些兒孫的口腹之慾,還是會做些瓜仔肉哇、割包哇嘉惠大家,常常人還沒到,爐上就有熱騰騰的燉肉在等著我們了。只是,因為阿媽吃素,做葷菜不能嘗味道,只能憑直覺調味。記得有一次她做了瓜仔肉,我到的時候跟我說:「啊試鹹淡的時候妳不在,我就整罐蔭瓜仔給它倒下去了」啥咪?!我聽了大驚失色:哇,那不就鹹剁剁了嗎?急急舀了一瓢嘗一口...

嗯... 嗯... 不會死鹹,反而很鮮美,細細的肉末裡看不到蔭瓜和大蒜,但香氣濃烈開胃,害我吃了三碗飯,這種調味的功力真可媲美耳聾的貝多芬寫出第九號交響曲,簡直是神乎其技啊!

反觀我呢,一模一樣的絞肉、醬油、大蒜、蔭瓜(阿媽還給了我一小箱蔭瓜讓我實驗),做出來就是四不像,不是太甜,就是不夠鹹,蔭瓜和大蒜的顆粒沒燉爛、沒入味,煮久一點肉又柴了。當遜咖的結果,就是厚著臉皮打電話撒嬌要阿媽煮好包起來等我回去拿,阿媽總也興沖沖託叔叔買絞肉、大蒜,煮的時候當然還是以「蒙眼射擊法」調味,奇怪每包拿回來都一樣好吃,至今仍是我難解的謎。

回美國時,隨手把阿媽沒用完的兩小瓶蔭瓜塞在箱子裡帶來,昨天看到了,又興起試一試的念頭:

材料:絞肉250-300g、蔭瓜約半小瓶、醬油、鹽、大蒜、水

1. 大蒜、蔭瓜切碎,絞肉用炒鍋略炒,把成坨的充分搗開

2. 燉鍋裡倒入絞肉、大蒜、蔭瓜、一點點醬油(約一湯匙)、鹽、加水至蓋過肉

3. 用大火燒滾,轉小火慢燉 (這時如果覺得不鹹,要加鹽,不加醬油;如果不甜就加蔭瓜或蔭瓜汁)

4. 燉到大蒜幾乎看不到,肉軟軟細細的就算完成了

這樣真的有燉出阿媽的味道喔。大蒜和蔭瓜汁一起滷,和用醬油滷的味道是不一樣的,大蒜會保留一些新鮮的蒜香,和蔭瓜甘甜的味道合起來,香到讓人發抖。為了燉出和阿媽瓜仔肉一樣淡淡的顏色,所以只用一點醬油,不足的以鹽補足,或許是旁門左道,不過至少達到目的了。

這次的瓜仔肉花了我兩個多小時的細火慢燉,不似平時做肉燥十多分鐘即可快速完成(參見「懶人肉燥」篇),這才明白以前總是失敗的原因,也才了解阿媽為了給我的一包瓜仔肉,用了多少的時間和耐心--- 阿媽,我好想妳喔... >_<

註解

※ 林家雞捲據說是我家曾祖父留下的祖傳祕方,裡面沒有雞肉(那為什麼叫雞捲?),而是魚漿+豬絞肉+油蔥酥+香菇+孛齊+蛋汁+冬筍(所以只在過年做,才能取冬筍細嫩的筍尖);此外包雞捲的外皮不用豆腐皮,而用豬網油,以避開豆皮的氣味。

說起來很簡單,可是材料的比例和調味全靠經驗,我有一個丈公(=姑爺爺)吃第一口就會知道少了什麼多了什麼,以前每年都要表演一次這絕技。幸好我娘被鑑定有通過,所以還有人可以教。只是近幾年我不會在台灣過年,遇不到冬筍,所以先簡單描述一下備忘,有機會再實驗。

圖片:拌麵前丟了些洋菇下去小滷,味道很讚呢!不過洋菇量不宜多,以免過度出水影響瓜仔肉原味。

台長補充 (3月29日)
1.
友台台長CATHY後來有來告訴小瑞「雞捲」這個名稱的由來喔,轉貼留言板留言如下:
不知道是台灣尚青還是美食鳳味,鳳中奇緣的節目中有介紹過。啊,是食全食美的蔡季芳老師和那個男主持人在廟口那集介紹的。
雞捲之所以叫雞捲,是因為最早最早的雞捲,是用雞脖子的皮去包食材再炸再切。
但經過歲月的演變及健康意識的抬頭,而改成豬油網或腐皮。
以上,僅供參考。

CATHY的台在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news.php/ipeace44/

2.
好,有個酗草莓的小妹妹(一天一盒,天哪)提供了另一個可能,請大家參考(摘自留言板):


我記得沒錯的話
”雞捲”還有另一種解釋來源哦
雞捲的台語是ㄍㄟ ㄍㄣ\ 意指”多出來的捲”
當初的發明是把剩餘的材料用油網包起來炸
裏面有絞肉、魚漿和其它材料 但就是沒有雞肉哦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lin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